本考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规范,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和教辅用书为主要参考材料。
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会计相关法律知识》等五门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财会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会计学的基础理论,认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 理解会计的涵义,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目标。2、 理解会计核算基础、基本前提、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 会计要素: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涵义,理解各会计要素的内容。2、会计等式:理解并掌握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理解收入-费用=利润及其与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1、 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及企业主要的会计科目;2、 账户:了解账户的概念,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3、 复式记账: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意义,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熟悉账户的对应关系、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掌握平行登记的要点。1、 会计凭证概念与种类: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凭证的分类的标准及具体内容。2、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熟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2、 掌握建立和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等会计账簿,掌握账簿的试算平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的一般程序和操作方法。2、 掌握财产清查的各种方法及组织程序,重点掌握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方法。2、 掌握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特点、优缺点与适用范围。4、 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和作用,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账务处理。1、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掌握会计报表的种类、编制的基本要求及编制的依据。第二部分《财务会计》
1、掌握库存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收付及清查的会计处理方法。2、了解各种银行结算方式,掌握银行存款收付的会计处理,掌握银行存款的核对方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4、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处置等业务的会计处理。5、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6、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7、掌握原材料分别按实际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8、掌握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9、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10、熟悉固定资产的分类及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取得(包括外购、自制、接受投资和捐赠等)计提折旧方法、处置和在建工程等的会计处理。11、熟悉无形资产的概念、内容及确认条件,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和处置的核算。1、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3、熟悉应交税费的内容,掌握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1、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方式,掌握各种形式投入资本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其会计处理。3、熟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2、熟悉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及金额的确定,掌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熟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账务处理。3、掌握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熟悉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形式。4、掌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计算,掌握结转本年利润的账务处理。5、掌握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不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1、掌握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组成,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熟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第三部分《成本核算》
1、掌握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3、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5、 掌握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不分工序、按材料一次投料)。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了解品种法的概念,理解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及计算程序,掌握品种法的计算方法。了解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概念,理解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第四部分《财务管理》
理解财务管理的含义、目标、财务活动的内容及财务关系,了解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掌握单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及其应用;掌握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及其应用;掌握普通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6、掌握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及其应用。1、 理解财务分析的概念,掌握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2、 了解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掌握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掌握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如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3、 了解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掌握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如: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4、了解企业营运能力指标,掌握营运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
第五部分《会计相关法律知识》
1、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会计档案等法律规定。3、掌握单位负责人概念、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等内容。4、了解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权限、代理记账、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有关规定。5、了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2、 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掌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3、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3、理解股份有限公司概念及特征,掌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和设立的方式。
考试科目 | 具体内容 | 分数比例 | 总分(300分) |
会计基础 |
| 20% | 60 |
财务会计 |
| 45% | 135 |
财务管理 |
| 10% | 30 |
成本会计 |
| 10% | 30 |
会计相关法律知识 |
| 15% | 45 |
合计 |
|
| 300分 |
1、计算器是学习《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必备工具,在进行专业综合理论知识考试时考生必须带好计算器,但不允许使用带程序和储存记忆功能的计算器。2、《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可出客观题、计算题、实务题和综合分析题,《会计相关法律知识》可出客观题和综合分析题。3、《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考核内容以工业企业业务为主,不涉及商业企业业务,以执行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标准。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和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导用书。